螺旋板式换热器不适合什么方式传热?
来源: 浏览量:12 发布时间:2025.10.24
螺旋板式换热器不适合两侧流体均为高粘度或含大量固体颗粒的传热方式,核心原因是其螺旋形流道结构易导致堵塞和流动阻力骤增,进而影响传热效率与设备稳定性。
1. 核心不适用场景:两侧高粘度或含大量固体颗粒的流体传热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流道呈螺旋状,截面窄且路径长,这种结构对流体特性有严格限制。当两侧流体均为高粘度状态时,流体在窄流道内流动速度会大幅降低,容易形成滞留区,不仅会让传热效率显著下降,还会使流动阻力急剧增加,导致设备运行需要消耗更多动力。而如果流体中含有大量固体颗粒,颗粒会在螺旋流道的转弯处不断堆积,短期内就可能堵塞流道,让设备无法正常运行。而且相比其他类型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流道清理难度更大,一旦堵塞,维修成本和停机时间都会显著增加。
2. 次要不适用场景:需要频繁拆卸清洗的传热工况
虽然部分螺旋板式换热器设计为可拆结构,但和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它的拆卸、清洗和组装流程更复杂,需要耗费更多时间。如果生产工艺中,换热器需要频繁停机清洗,比如处理易结垢的流体,那么选择螺旋板式换热器会大幅降低整体生产效率。这种情况下,管壳式或板式换热器因为清洗更便捷,会是更合适的选择。
3. 特殊不适用场景:极端温差或高压下的传热工况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强度有一定局限,在极端工况下也存在明显不适用情况。当两侧流体温度差过大时,螺旋板会因热胀冷缩产生较大应力,长期运行可能导致密封失效,甚至出现板片变形的问题。同时,它的设计压力通常低于管壳式换热器,当操作压力过高(一般超过2.5MPa)时,密封难度会显著增加,设备出现泄漏的风险也会大幅上升,无法满足高压工况下的传热需求。

-
下一个:没有了